“关税硝烟”下的美联储,如何平息全球市场的山呼海啸?
本周,全球金融市场迎来年内首个“央行超级周”,美国、日本、英国等主要央行将密集公布利率决议。北京时间周四凌晨2点,美联储决议将成全球焦点,尽管市场预计联邦基金利率将维持在4.25%-4.5%,但特朗普在全球贸易和关税方面的言论和措施都出现了明显升级,并且已经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山呼海啸。
在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冲击下,各国“央妈”如何接招?综合市场分析,本周其他各国政策调整或呈现以下特征:
日本央行:普遍预计将维持利率不变,下一次加息或推迟至第三季度。行长植田和男或强调“谨慎评估贸易风险”,暗示政策灵活性。
英国央行:尽管市场预计不会有政策调整,但若更多政策委员持相似的鸽派立场,可能会打压英镑,市场可能重新押注更大幅度的降息。
瑞士央行:瑞士通胀在2月降至近四年最低水平,增加了再次降息的可能性。市场认为其降息25基点的概率为75%,剩下的25%则认为将保持利率不变。
新兴市场:预计多数新兴市场央行预计维持利率不变,政策空间受制于汇率贬值和通胀黏性。
站在十字路口的美联储,如何安抚市场心跳
鲍威尔本月曾强调“无需急于降息”,但过去一个月里,由特朗普迅速升级的贸易战引发的不安情绪,已导致美股大跌,债券收益率同样走低,消费者信心也因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加剧而极速下滑。利率期货市场的交易员们眼下已认为今年最终降息三次的可能性很高,很可能会从6月就开始。
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自高点已回撤10%,对美联储货币政策最为敏感的两年期美债收益率较1月中旬骤降60个基点至3.83%,恐慌指数VIX上周更触及去年8月以来峰值。美股资金外流,科技七巨头市值蒸发2.7万亿美元,国债避险需求也激增。
美联储本次将发布的利率点阵图将成为焦点所在:若显示降息预期从两次增至三次,或暗示美联储对经济衰退风险的担忧升级;反之,若维持“鹰派”立场,可能加剧美股抛售。分析认为,鲍威尔需在声明中平衡“数据依赖”与“风险警示”,既承认关税冲击,又避免被解读为向市场投降。
总之,本周全球央行的集体行动,不仅是对特朗普关税冲击的首次系统性评估,更是对政策独立性的压力测试。
用户在决定投资前,应该仔细考虑自身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
日本央行计划将利率推向1%,未来加息步伐取决于经济表现
投资学院/阅读:1043 -
英国央行行长警告经济增长停滞不前
投资学院/阅读:601 -
英银降息25基点,英镑跳水70点!如何解读?
投资学院/阅读:437 -
特朗普关税计划相关报导搅动市场,美债收益率攀高压制金价
投资学院/阅读:620 -
反弹在假日平静期停滞,但收益率显示下行风险
投资学院/阅读:637 -
失业率跃升至6.8% 加拿大央行大幅降息可能性上升
投资学院/阅读:509